北京風華國韻聲樂藝考培訓班每周進行一次聲樂匯報考試,學員在考試的過程中總會遇到發(fā)聲問題,聲樂無法自控或發(fā)出難聽的聲。這樣的問題如何產生的,分析起來,有以下幾種情況和產生的原因:
1、聲音擠卡。
未經專業(yè)訓練的業(yè)余聲樂愛好者,唱起歌兒來有兩個最突出的問題:一、是嗓子緊、音色難聽;二、是音域窄,唱高音困難。這是因為他們除了不自覺地用嗓子唱之外,其它有關歌唱的正確方法則一概不知。于是,不該用勁兒的地方用勁兒過了頭,該用勁兒的地方卻用不上勁兒,唱起來,感覺胸憋、嗓子緊,下巴、口腔哪都感覺緊張。唱的音稍微高一點喉結就往上跑,結果,聲音顯得蒼白、無力、沙啞難聽,缺少那種專業(yè)歌唱家圓潤、明亮的共鳴音色,又缺乏松弛、流暢的聲樂美感。
這種發(fā)聲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聲帶閉合太用力從而造成氣息在聲帶上過大的壓力,結果,氣流不能均勻地通過聲門形成動力使聲帶振動發(fā)音。另外,口腔、舌根、下巴、前頸、喉結各部位處在一種束緊、牽拉、擠壓的狀態(tài)中,也是形成難聽的音色的重要原因。
用憋緊嗓子的辦法唱歌,會產生以下幾種難聽的音色:
A、“憋音”:音色粗糙,雜音很大,給聽者一種憋氣、壓抑的感覺。歌唱者也自覺嗓子憋得難受。
B、“白聲”:聲音蒼白,又扁又散,缺乏圓潤的色澤。這種未加修飾的白聲顯得擠卡、淺白。
C、“尖聲”:歌唱者捏緊嗓子唱出一種很尖很刺耳難聽聲音。 唱歌的音色難聽
D、“羊聲”:音波以很快的速度顫抖,很像羊叫,故稱為“羊聲”。這種聲音給聽者一種情緒不安定的煩躁感覺。
E、“呷音”:由于束緊喉嚨,舌根用力后縮壓迫“會厭”,使聲音在咽腔的通道里發(fā)出類似鴨子的叫聲。
F、“沙聲”:音色沙啞,缺少光澤。是由聲門擠卡、喉結上抬、聲帶缺乏拉緊的張力所致。
2、聲門漏氣。
與聲門擠卡截然不同的另一種發(fā)聲現象就是“聲門漏氣”。聲音里帶著漏氣的成份。在唱通俗歌曲時,用的“氣聲”和這種聲音很相似。“聲門漏氣”是聲門間隙過大,聲帶閉合無力造成的。這樣唱,唱出來的聲音是虛弱、暗澀、空洞、毫無光彩的。這種情況的出現,和歌唱者“怕唱壞了嗓子”的心理狀態(tài)有關,因此,常常是“躲著嗓子唱”。其實,恰恰相反,越是“躲著嗓子”唱,嗓子越愛出毛病。
3、鼻音。
鼻音,是一種類似傷風感冒時的囔鼻子聲兒,是很難聽的聲音??墒歉璩咦约和蝗菀撞煊X,還以為這就是鼻腔共鳴,自我感覺聲音的音色明亮、靠前。
鼻音和鼻腔共鳴完全是兩碼事。鼻音主要是由于軟顎下塌、氣流和聲音從鼻孔流出造成的。
4、喉音。
凡是舌根發(fā)硬、舌肌過分用力后縮的歌唱者,他們唱出來的聲音,混濁而又悶暗,在喉嚨里好像有什么東西把聲音堵住了似的。這是喉音的一種情況;還有人為了“喉頭絕對穩(wěn)定”,唱歌時用下巴的力量壓著喉結不讓它動,結果,喉結與聲帶正常的運動受到外力的干擾,于是,只能唱出那種呆板的、悶壓的、憋在喉嚨里的聲音。
5、聲音搖擺。
美妙動聽的歌聲,它的聲波是一種有規(guī)律的均勻的波動,正常頻率為每秒鐘6次左右。聲波優(yōu)美的顫動在聲樂上稱為“顫音”(Vibrato)。這種顫音音波是在半音音程之內進行的。如果音波顫動過快,就成了“小抖”的聲音;如果音波顫動幅度超過半音,甚至在一個全音音程之間來回搖幌,就是聲音搖擺,這種聲音令人生厭。因此,不能把正常的顫音同聲音抖動(“小抖”)和聲音搖擺混為一談。聲音搖擺,是軟腭、懸雍垂(“小舌頭”)、舌根與喉頭在發(fā)聲時跟著搖晃振蕩的結果,是喉結不穩(wěn)定的最顯著的特征。
北京風華國韻聲樂藝考培訓老師找出以上的原因都是在演唱時會遇到的,如何克服這樣的問題,那就需要在以后的聲樂實際練習中遇到問題慢慢解決,風華國韻聲樂藝考培訓老師專業(yè)為你解決聲樂發(fā)聲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