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形式不拘一格測的是“深愛和理解”
雖說應試教育素來難不倒中國孩子,不過在國際考級這一“舶來品”面前,中國門類繁多的音樂考級顯得有點無奈。
據悉,以往國內鋼琴考級僅涉及的“演奏”,只是一些國際考級中的一個部分,如“英皇考試”,則要求演奏三首不同流派的樂曲,曲目每兩年作一次更換,最新的2009-2010年曲目表里,還引進了譚盾等華人作曲家的作品。據悉,國際音樂考級除了“演奏”,每一級的考試還包括“技巧”、“聽力”和“視奏” 等三方面。即便死摳熟幾首曲子也別想蒙混過關。拿到一份陌生的曲譜你能即興演奏嗎?聽到一段樂曲你能辨認這是什么時期什么風格的嗎?考的是鋼琴等級,卻也得具備管樂、弦樂等常見樂器的相關知識,甚至讓你分辨并唱出三聲部中的低聲部,甚至考察作曲……隨著級別的提高,理解題的形式也將從“問答”進入“討論”,那些只會用手指而不會用語言來表述音樂的學生很難拿到高分。至于考試結果,并非只有“通過”或者“不通過”,而是將150分的總分分為“優(yōu)”、“良”、“及格”、“不及格”四等,只要低于100分就算不及格。面對這份通篇關乎音樂感覺的試卷,中國琴童能得多少分?
要求看起來近乎嚴苛,實施起來卻“通情達理”。一位業(yè)內人士透露,一些國際音樂考級倚重表現(xiàn)力,如果一板一眼地僅把曲子彈下來,即使一個音都不錯,也很有可能不及格;如果富于感情,即使有不影響樂曲表現(xiàn)的錯音,或是因翻譜而影響連貫完整性,也有可能獲得滿分。聽力測試中,考生還可以采用各種習慣性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認知和反應――不喜歡唱,可以哼,可以吹口哨,可以用語言來表達對音樂要素的感知,語盡詞窮時,還可以邊哼邊講,手舞足蹈,而考官則會盡可能地去理解考生所要表達的內容,絕不拘泥于僵化的形式。而這種“瑕不掩瑜”的評判標準,或許恰恰成為中國琴童的失分點。
拷問:中國的琴童不該是“十指演奏匠”
中國琴童缺了點什么?中國的鋼琴教育出了什么問題?
“有位家長領著孩子找我,千叮萬囑就一個要求,兩個月內務必讓孩子速成十級曲目貝多芬某名曲,而這個孩子的水平只有三四級,曲目難度遠遠超出他的能力范圍。”一位從事鋼琴考級教學多年卻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師這樣告訴記者,她說:“這樣的家長很多,趕鴨子上架,恨不得孩子的鋼琴級別像坐電梯一樣往上竄。”采訪中,許多專家都說到一個擔憂:一些老師和家長過分看重考學加分等實際目的,孩子的音樂興趣、文化修養(yǎng)等常常被嚴重忽視,其結果培養(yǎng)的只是一種“十指演奏匠”:小朋友們很長一段時間里集中精力就彈那么幾首考級曲目,成千上萬遍彈下來,興趣被磨蝕得所剩無幾,甚至心生怨憤,把彈琴變成做功課一樣的苦差,連進試場都板著一副臉。
音樂教育家丁芷諾發(fā)現(xiàn),本來無可非議的檢驗學生鋼琴學習程度的鋼琴考級制度,近年來已經在國內變得急功近利:“‘考’的時間越來越短,兩三分鐘一首曲子還沒彈完就決定‘過’與‘不過’,一個考場一天可以安排100人參加考試,這種考試能證明什么?”她哭笑不得地看到,不少指頭功夫了得、號稱過了多少級的琴童,五音分不清、譜子識不準,很少聽音樂、看演出、讀音樂家故事,對作品時期、音樂風格、創(chuàng)作背景、樂曲結構、作品理解等方面一問三不知,有的甚至連彈了好久的樂曲曲名、作者都搞不清。
曾在新加坡、英國等地做過近20年鋼琴教師的俞星女士告訴記者:“太多琴技速成、高分低能的中國琴童往往會絆倒在音樂本身上。一個被家長拿針撐著手腕不讓它塌下來的孩子怎會有心情去體會肖邦的音樂?一個光想著高抬手指的孩子怎會感受到貝多芬的激越、憤怒和純真、高尚?”在她看來,這些看似深奧的東西恰恰是音樂中最基本也最美的元素。感受、理解、體現(xiàn)這些元素,才是學習音樂演奏的真正目的,而技巧只是用來達到這個目的的手段而已。“當孩子在學琴的最初階段就意識到音樂是美的,學習鋼琴只為在更大程度上體會、表現(xiàn)、并享受這樣的美時,什么樣的考級都是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事。”俞星認為中國的現(xiàn)代鋼琴教育亟待轉變思路。丁芷諾也呼吁:“學音樂應該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怎能任考級變成圈錢的第三產業(yè)?它應該是對音樂教育的發(fā)展。”